上海玻璃博物馆如何“记忆”?| 口述史展览
在过去,工厂与工人之间的纽带,超越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层面,它是一种生命历程的交织。
生活的血脉由工厂这颗心脏出发,向四面八方延伸,从医院、学校、市场到各类生活设施,围绕工厂构筑起一个严密的社区生活网络,它是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完成使命的工业设施退出历史舞台,留下的遗产面临空置或拆除。
对空置的工业遗产进行“博物馆式更新”是保护和延续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重要策略之一。
左:原上海玻璃仪器一厂照片
右:上海玻璃博物馆元宇宙中重现工厂场景
2011年,上海玻璃博物馆在上海玻璃仪器一厂的原址上诞生,曾经的工厂转变为一个集文化、艺术、设计、观光、亲子休闲于一体的美学生活园区。
上海玻璃博物馆有着什么样的记忆策略呢?
空间对记忆的“融合”
“即便是废弃的建筑物,也会留下种种痕迹,揭示出以往各时期的种种记忆、梦和希望。”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对工业遗产的“博物馆式更新”,首先应尽可能地保留、保护原有建筑的特征和它所携带的历史信息,以此呼应过去的工业记忆,并在此前提下注入新的空间元素和功能,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上海玻璃博物馆内的多个场馆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旧厂房的钢筋结构和建筑格局。
这种空间上的“保留与融合”,让每一位走进博物馆的观众都能在新旧交融的空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积淀,在欣赏玻璃艺术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在园区的室外空间,上海玻璃博物馆引种了来自上海及华东地区的乡土植物,此举除了意在保护和展示生物多样性,也是对工业遗产景观的一种修复。
室外疯长的植物与工业遗产的结合,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使得工业记忆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冰冷的钢铁和混凝土,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自然景观。
此外,工业遗产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高了空间的连贯性和易读性,使得工业记忆要素在空间布局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为工业记忆的传承提供了一种生动的自然载体。
展览对记忆的“再现”
2023年,口述史展览《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开幕,展览以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前工厂员工和老厂长作为访录对象,通过六位受访人的口述史影像、相关旧物、工厂曾经的旧机器组成不同的模块。
这是上海玻璃博物馆首次以展览的形式回溯上海玻璃仪器一厂的历史,于这些曾在此奋斗的工厂员工来说,他们有了一次讲述自己故事的机会。个人故事的讲述,让工业记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了可以触摸、感受和共鸣的生动历史。
个人故事的讲述,亦是对集体记忆的一次激活。集体记忆作为一种社会粘合剂,将群体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需要通过一系列共同体验的活动来不断加强和维系。参与博物馆口述史展览项目,为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奋斗与生活过的群体成员再次构建了一段共享的历史记忆,这段记忆会在博物馆与社区的协作与互动中得到持续的强化和深化。
事件对记忆的“扩展”
《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期间,上海玻璃博物馆邀请过去工厂的员工重返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就注重从观众参观体验与精神文化需求着眼,通过软性文化内容来激活工业遗产。通过开设工作坊、讲座和教育项目,鼓励公众参与。
上海玻璃博物馆推出的SHMOG NXT项目,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创建了上海玻璃博物馆的数字复制品,工业遗产得到了数字化的再现和扩展。项目允许观众以个性化和灵活多变的方式探索博物馆的展品和故事,这种体验方式突破了物理限制,为工业遗产的展示和体验提供了新的可能。
通过这些记忆策略,上海玻璃博物馆不仅保存了工业遗产和城市记忆,并通过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了新的文化体验和思考。
文案:邢池
排版:欢欢编辑:Raini来源:上海玻璃馆公众号参观购票
即刻购票 TICKETS
+86 21 6618 1972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以“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为主题,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为期10天的系列课程。本期研修班涵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经济学多个学科,旨在展现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魅力。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口述史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论辨析,又有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非虚构写作、纪录片创作、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无论您是口述史的初学者,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都欢迎参加本期研修班,共同探寻口述史研究的无限可能。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